阅读历史 |

第326章 熏香肠 (第2/3页)

加入书签

只见远处天边泛着鱼肚白,一层薄薄的白雾如同轻纱般笼罩着田野和山峦。

目光所及的树木枝桠上都落满了厚厚的白霜,晶莹剔透,在晨曦微光中闪烁着寒意。

“瑞雪兆丰年,这厚霜也是个好兆头。”江晚心情愉悦地想着,“今年必定是个好年景。”

今天有件重要的事情要做——熏制腊肉和香肠!

前几天灌好的香肠已经在外面的寒风中晾晒风干到了恰到好处的程度。

但要想拥有那独特诱人的烟熏风味和更长的保存时间,还必须经过最后一道关键工序:熏制。

江晚叫醒了华华和江宁,老太太也早已起床。

一家人吃完简单的早饭,就开始忙碌起来。

熏制腊肉需要专门的熏棚。

江晚和华华负责在院子角落一个通风背人的地方,用旧的砖头垒砌一个简易的熏灶,上面搭上几根结实的木棍,用来悬挂香肠和腊肉。

老太太则带着江宁去后山捡拾松柏的枝叶。

松柏枝是熏制腊味的绝佳材料,燃烧时会散发出一种独特而清雅的香气,能深深渗透到肉中。

很快,奶奶和江宁就抱回来一大堆翠绿中带着枯黄的松柏枝。

还夹杂着一些干的橘皮和柚子皮,这些都是增加风味的好东西。

“姐姐,这个好香!”江宁举着一根松枝,兴奋地嗅着。

“对,就是要用香的东西来熏腊肉,这样腊肉才香。”

准备工作就绪,熏制正式开始。

江晚将已经风干好的香肠和腊肉一串串小心翼翼地挂在熏灶的木棍上。

华华负责在灶膛里点燃一小堆易燃的干草,然后慢慢地将松柏枝、橘皮等覆盖上去。

很快,一股浓白的、带着浓郁松香和果木香的烟雾缓缓升起,将悬挂着的腊肉香肠轻轻笼罩。

“火不能大,不能有明火,一定要用烟慢熏!”老太太在一旁叮嘱着。

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经验,“火大了外面焦了里面还没熏透,味道就不好了,还容易烧起来!”

“知道了奶奶!”三小只齐声应道。

这是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活儿。

华华蹲在灶口,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火力,时不时添加一些新的松枝,确保始终有足够的烟雾,但又不能让下面的火堆燃烧得太旺。

江宁的任务则是在姐姐和哥哥忙碌的时候,负责“警戒”,防止有火星溅出来引燃旁边的干草。

她拿着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