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8章 金沙贝 (第2/3页)

加入书签

市里直接管辖的大港口、大渔场,像金砂村这种处在两个地级市交界处、位置有点尴尬的小渔村,根本分不到什么好资源,渔船是老旧的小渔船,跑不远,冷链物流不通,鲜货很难运出去,也没有像样的加工厂,只能靠最传统的日晒法做点干货。”

江晚认真地听着,眉头微微蹙起。

华华继续说着,语气里带上了些愤懑:“最气人的是去年发生的一件事,有一个粉丝很多的大主播,去他们那边玩,在金砂村吃了当地渔民现捞现煮的海鲜,特别是他们那里特产的一种‘金砂贝’。结果那个主播在直播和视频里,各种说金砂贝个头小、肉质柴、味道腥,跟他以前在其他沿海城市吃到的‘大而肥美’的金砂贝完全不一样,话里话外暗示金砂村以次充好,坑骗游客!”

“金砂贝?”江晚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

“就是一种只在特定海域生长的贝类,外壳有金沙一样的斑点,很漂亮,味道其实非常鲜甜,但产量不高,也长不太大。”华华解释道,“问题就出在这里!那个大主播以前在其他地方吃到的,根本就不是真正的金砂贝!而是一种用普通蛤蜊或者养殖贝类,通过药水浸泡、甚至注射的方式,让它们看起来个头膨大、颜色鲜艳的‘假货’!那种假货吃多了,肉质松散,还有怪味,但因为它‘大’,反而被很多人当成了‘好’的标准!”

华华越说越激动:“假货横行,吃多了假货的人,反而把真货当成了假货!金砂村的渔民跟他解释,他还不信,觉得渔民在狡辩!虽然后来可能有懂行的人指出了问题,那个主播也在后来的直播里随口提了一句‘可能各地品种有差异’,但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根本抵消不了他之前造成的恶劣影响!‘金砂村海鲜差劲、坑游客’的标签就这么贴上了!”

“更过分的是,”华华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无奈,“因为金砂村的渔民坚持说自己卖的才是正宗金砂贝,无形中揭了那些卖假货地区的短,结果反而被其他一些地方的渔业协会和市场孤立了!现在他们的干货、鲜货想往外销,都困难重重。”

江晚听完,沉默了片刻。

她完全理解华华的愤怒和那个小渔村的困境。

这是一种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信息不对称、渠道为王的当下,尤其容易发生在这些缺乏话语权的偏远地区。

她看向华华,眼神变得严肃而认真:“华华,你确定你了解清楚了全部事实?这件事牵扯到行业内的利益,甚至可能有地方保护主义,你贸然卷进去,可能会面临很大的压力。”

华华用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