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9 章 青瓷瘟 (第1/2页)

加入书签

豫园九曲桥下的锦鲤翻起诡异白肚,林燕笙蹲在太湖石后,指尖捻着的鱼鳃渗出靛蓝色黏液。搜索本文首发: 小说皇 晨雾里飘来檀香味,穿灰绸长衫的茶商正往玉玲珑馆搬运青花瓷瓶,釉面反光里隐约映出美代子防疫艇的桅杆。她突然记起父亲药柜暗格里那只缺口的宣德窑梅瓶——昭和五年春,关东军特使正是捧着同样纹样的瓷瓶登门拜访。

"林先生当心!"陈砚秋的示波器突然报警,他拽着林燕笙滚进假山缝隙。两个戴圆顶礼帽的日本浪人抬着木箱经过,箱缝漏出的碎瓷片在青砖地上划出荧光痕迹。林燕笙用银簪挑起碎片,簪头瞬间爬满蛛网状蓝纹——与吴淞口军列事故的菌株变异纹路如出一辙。

午时三刻,法租界拍卖行槌声刚落。林燕笙扮作古董商踏进内厅时,展台上那尊永乐青花缠枝莲纹梅瓶正泛着诡异幽光。沈凤梧的怀表链缠在拍卖师手指上,金表盘反光恰好罩住瓶底"仁济堂监制"的暗款。当举牌价飙至五千大洋时,梅瓶突然自鸣,高频声波震碎吊顶水晶灯,飞溅的玻璃渣里混着荧光菌株孢子。

"这是声控培养皿。"陈砚秋用改装听诊器贴着瓶身,示波器显示声纹与铁路医院太平间的尸振频率完全吻合。林燕笙突然掀翻展台,梅瓶坠地裂开的刹那,五十只机械甲虫从胎土里钻出,鞘翅上蚀刻的日文编号正是美代子实验室的菌株批次。

申时暴雨突至,林燕笙追踪瓷片荧光至十六铺码头。七号货仓的霉味里混着血腥气,成箱的碎瓷正被填入"景德镇名瓷"木箱。戴防毒面具的工人后颈都纹着音叉刺青,他们用特制榔头敲击瓷片时,裂缝中溢出的靛蓝烟雾竟在空中凝成731部队徽章。

"当心共振!"陈砚秋抛出磁石干扰音波,货架上的青花碗盘应声炸裂。飞溅的瓷片中,林燕笙瞥见沈凤梧的怀表链缠在货运单上——收货方竟是仁济药房旧址改建的"东亚瓷器研究所"。她踢翻货箱时,藏在碎瓷里的微型胶卷滚落,显影后竟是父亲民国十年的实验室设计图。

戌时三刻,仁济药房废墟亮起探照灯。林燕笙撬开地窖新砌的水泥墙,成排的青花瓮在幽蓝灯光下嗡鸣。当她掀开第七个瓮盖,泡在福尔马林里的铁蛋突然睁眼,男孩耳道里插着的铜质音叉正随瓮体共振。解剖刀划开瓮壁夹层时,沈阳兵工厂的炸药配方与瓷土配比图赫然并列。

"这才是真正的青瓷瘟。"美代子的木屐声从甬道传来,军装上的樱花胸针弹开露出注射针头,"把防疫汤秘方刻在瓷器上,声波激发菌株..."突然响起的空袭警报打断话音,林燕笙甩出的银针击碎照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