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5章 还是得知根知底 (第2/3页)

加入书签

着,简直想笑。

这些老太太们,一边抨击着糟粕思想,一边又不自觉地将女性的人生价值捆绑在婚姻和“找个好男人”上。

她们本性或许不坏,甚至此刻的劝诫也带着几分自以为是的“好意”,但那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让她们无法理解江晚所追求的个人价值和独立意义。

跟她们争论?

江晚觉得毫无意义,就像夏虫不可语冰。

她只是抱着囡囡,逗着她玩,仿佛那些话都是耳旁风。

好在经过江源这件事一打岔,众人也不好再紧盯着江晚催婚,话题又转到了家长里短和各种听闻的八卦上。

热闹喧嚣一直持续到晚饭后。

亲戚们陆续告辞,刘建业更是早早就溜得没影了。江晚和奶奶忙着送客,收拾残局。

这时,一位看起来七十多岁、衣着朴素干净、面相很和善的老太太,有些扭捏地走到江晚身边。

江晚认得她,是奶奶娘家那边的一个远房亲戚,姓赵,小时候来家里走亲戚,还给她塞过甜甜的麦芽糖,人很老实温和。

“晚晚啊……”赵老太太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我……有件事想问问你……”

“赵奶奶,您说。”江晚停下手中的活计。

“就是……就是想问问你,你那个厂子里,明年还招人不?”赵老太太搓着手,语气带着恳求,“我……我那个大孙子,叫强子的,你还记得不?小时候你们还一起玩过泥巴呢。”

江晚有点印象,是个挺憨厚的男孩:“记得,强子哥嘛。他不是在隔壁镇上的厂里上班吗?”

她记得以前听奶奶提起过。

赵老太太叹了口气,脸上满是心疼:“早就不在啦!那边厂子效益不好,工资老是拖,后来他跟人跑去边疆打工了,说是那边钱多……可那是人待的地方吗?苦寒地远的,一年到头也回不了一次家,今年过年又没回来……听说一个月辛辛苦苦,也攒不下几个钱,净吃苦了……”

老太太说着,眼圈有点红:“我老了,活不了多少年了,没别的念想,就盼着一家人能团团圆圆的,平平安安的……我就想着,要是你厂子里还缺人,能不能……能不能让强子回来试试?离家近,我也能时常见着……”

看着老人殷切又带着卑微恳求的眼神,江晚心里一软。

她想到开春后扩大种植面积,鱼塘也需要更多人打理,采摘、加工、包装、运输……确实需要增加人手。

她沉吟了一下,说:“赵奶奶,这样吧,您让强子哥留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