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9章 第一块砖 (第4/7页)

加入书签

作物,天天都有车队运过来,已经半个月了。这些车夫猛冲猛跑,也不怕摔折了马腿!”

“那就对了!他们是担心刺芸树苗枯死!”培罗欣喜若狂,恨不得大笑三声,以表达此刻的心情。

粮食匮乏是导致领主内斗的一个重要因素。南方诸王国的耕地总量是撒桑帝国的两倍还多,而粮食产量只有撒桑帝国的7成。这不是因为南方的土地不够肥沃,而是撒桑帝国可以种植高产的青麦。

北方的青麦每6个月成熟一次,只要息耕肥田两个月就能确保一年两熟,还有600磅的亩产。而南方的斯佩尔特小麦亩产最多不超过450磅,还要轮耕一年,也就是说1亿亩的耕地每年只有5000万亩在种小麦。最要命的是南方小麦长达12个月的生长周期。

产量低也就算了,轮耕也罢了,整整8、9个月的青黄不接让大家吃什么?所以,领民非常依赖领地的自然资源。

一般情况下,一个村子控制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富饶的领地,在册村民上千,而贫瘠的领地,可能只有4、5百村民。这些村民为保护领地的自然资源,常常和流民发生激烈冲突。为了获取更多的领地,领主之间也会爆发战争,现在已经演变成王国对王国的战争。

教会和领主一直试图解决青黄不接的问题,他们培育了许多作物,有黑麦、兵豆、芸豆,等等,可效果都不理想,直到威灵顿家族培育出了刺芸豆。

刺芸豆所含的水份虽大,但它的产量却高的出奇,亩产达到惊人的3000磅,而且连续5个月的采摘期,完美解决了青黄不接的问题。然而,几乎为零的经济效益让领主们对这种高产作物避之唯恐不及。

艾尔王国是刺芸豆的最大种植地,随着涌入艾尔王国的自由民越来越多,他们也不种了。教会甚至还颁布教谕,禁止自由民进入艾尔王国谋生,理由当然也冠冕堂皇,无可挑剔。

教会努力说服领主种植刺芸豆,可就是没人买账,他们渐渐意识到,除非所有的领主都种植刺芸豆,否则就没人会种。如果教会有这个本事,那还不如让领主都坐下来谈和平统一的问题。

无论如何,兰德尔领愿意种植刺芸豆让培罗主教万分欣喜,这意味着更多的人口,更多信徒。

“兰德尔子爵打算种植多少亩的刺芸豆?”培罗乐呵呵的问道。

“这个……我也不知道。”米勒有些为难地解释道:“这些刺芸豆都是种在丘陵上的,现在很难统计有多少亩。”

“种在丘陵上?”培罗想了想,问道:“耕地是省下来……那丘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