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8:太牛逼了!美国出版商膜拜! (第4/10页)

加入书签

的吧?

然后,她凑上前一看。

靠!

还真是在写书。

虽然暂时,她看不出好坏。

中国,1967年。

“红色联合”对“四?二八兵团”总部大楼的攻击已持续了两天,他们的旗帜在大楼周围躁动地飘扬着,仿佛渴望干柴的火种。“红色联合”的指挥官心急如焚,他并不惧怕大楼的守卫者,那二百多名“四二八”战士,与诞生于966年初、经历过大检阅和大串联的“红色联合”相比要稚嫩许多……

这是王欢小说的开始内容。

这个打字员虽然看不出好坏,但这绝对是正常的小说段落。

绝对不是用脸滚键盘出来的。

这太牛逼了吧。

她见过写书快的,但也没有见过这么快的啊。

或许,这段内容已经在脑子里面很久了吧。

所以王欢才能写得这么快,接下来应该会越来越慢吧。

但是……

接下来的一幕,让这个打字员,还有兰登书屋来这里的团队完全惊呆了。

王欢这种疯狂的速度,整整持续了三个小时。

真是暴风骤雨一般的写作速度。

三个小时。

写了五万字。

不仅仅打字员惊呆了。

几个编辑也完全惊呆了。

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快的写作速度吗?

三个小时,写了五万字。

每分钟300字左右,中途没有任何停歇。

这……这该写得多么烂啊?

专业的打字员,三个小时也打不出五万字啊。

这还是人类吗?

“王欢先生,请您把稿子给我们,我们立刻进行翻译。”一个编辑道。

王欢道:“不用了,我可以直接翻译,我能自己写出英文版。”

两个编辑再一次惊呆了。

一直以来,王欢在美国说的都是中文,好像完全听不懂英文的啊。

“您不是不懂英文吗?”编辑道:“您来美国的这段时间,没有说过一句英文,从头到尾都需要翻译。”

王欢道:“我不说,不代表我不懂。”

编辑道:“就算您懂英文,那也不行。翻译是一种非常非常专业的工作,需要惊人的词汇量,还需要文学敏锐感。不要说是您了,就算是从事了十几年英语教育的人,也无法最好地翻译出一本书籍。”

王欢道:“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