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章 黄埔烬蝶 (第2/32页)
叫着扑向控制台,军装上的樱花胸针突然喷射毒雾,却在触及林燕笙时被雄黄酒气浪反噬。
江水灌入肺部的刺痛中,林燕笙看见沈凤梧在火海里化为灰烬。他最后扬起的右手紧攥着撕碎的《申报》,残片上"林氏灭门真相"的标题正被菌液吞噬。铁蛋的呼喊从远处传来,男孩脖颈挂着的报童布袋里,成蝶的菌株正随江风散入万家灯火。
#### **余烬未冷**
晨雾弥漫时,捞尸船在吴淞口发现防疫艇残骸。扭曲的铜钟里蜷缩着美代子的焦尸,溃烂的掌心攥着半枚仁济堂朱砂标签。法租界巡捕打捞起的实验日志浸透菌液,泛黄纸页上的霍乱菌株图谱里,隐约可见林燕笙幼时的掌纹。
三个月后,北火车站月台飘起细雪。林燕笙压低的帽檐下,瞥见《申报》头条的"防疫英雄追悼会"讣告。她将最后瓶雄黄酒洒向铁轨时,远处货运列车的篷布被风掀起——成箱的青瓷梅瓶在晨光中泛起幽蓝,瓶底"仁济堂监制"的暗款下,崭新的樱花钢印正在滋生。
(全文终)
---
### **历史回响**
本文中日军731部队在沪开展细菌战的情节,源自真实历史:
1. 1938年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
2. 1942年浙赣战役期间,日军曾在浙江多地投放霍乱菌
3. 现存上海档案馆的工部局防疫档案中,记载多起疑似人为疫情
小说通过艺术加工展现特殊历史时期的人性挣扎,谨以此文纪念所有无声的抗争者。
黄浦江面漂浮的油污燃起幽蓝火焰,林燕笙攥着半截锈蚀的钟杵跃入江中。搜索本文首发: 神女赋 美代子防疫艇的螺旋桨搅动江水,成团的荧光菌株在漩涡里凝成父亲的面容——昭和六年沈阳实验室爆炸那夜,这张脸也曾映在培养皿沸腾的绿液里。
#### **江底实验室**
潜水钟沉入江底淤泥时,林燕笙腕间的怀表突然逆时针疯转。氤氲的探照灯光穿透舷窗,成排的玻璃舱在江底排列如蜂巢,每个舱内都悬浮着蜷缩的孩童,耳后插着的铜管正将《君之代》声波注入脊髓。铁蛋突然指着舱体钢印惊喘,那些"仁济堂特供"的字样,竟与父亲药房旧账本上的骑缝章完全吻合。
"欢迎参观声波培养基地。"美代子的声音从扩音器炸响,防疫艇阴影里缓缓升起巨型铜钟。钟体内壁刻满螺旋沟槽,浸泡在靛蓝菌液中的尸体随声波共振起舞——正是失踪的码头罢工代表。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