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不放跑每一个大明的敌人 (第1/6页)

加入书签

老朱最终还是没有处罚朱慈焙和南明军队,只是下旨斥责了一番他们的轻敌冒进。!零+点/看_书~ `已+发*布!醉,歆¨漳/结-

说到底还是老朱给了他们太大自信,认为他们已经天下无敌。

实际上天下无敌的是洪武军队,跟南明军队还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在山区里面和清军周旋几年已经是很不容易,跑到平原上和满清鞑子拼刺刀那是找死。

老朱大抵是明白这一点。

但他还是选择放权,给了朱慈焙以及南明军队的自主军事能力,让他们自由发挥。

不是偷懒不想继续再打鞑子,而是要锻炼他们,看看他们的实力。

虽然这样做肯定会死人,也猜到南明军队会败。

可败的方法有很多。

尽力被打败与轻敌冒进被打败是两码事。

最典型的就是磨盘山之战和南京之战。

李定国尽力了,郑成功则是浪输了。

何况不经历风雨,不经历打仗不死人,又怎么练出一支敢战的强军呢?

所以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有跟敌人舍命一战的勇气。

只能说夔东十三家的表现让他失望了。

至于李定国和白文选,目前来看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差,中规中矩,还是得看后续表现。

之后便依旧这样慢吞吞地行军。

事实上也快不起来。

这次又携带了大量炮弹辎重,即便封锁运河,只允许他们的船队往来,也依旧只能每日行军二三十公里,速度十分缓慢。

毕竟运河是没有水流借力的,水流速非常平缓,只能靠人工拖拽,因而这才养活了所谓的百万漕工。

北面战事则依旧给予他们自主权力,让他们自己打,争口气。

夔东十三家兵败后撤至景州一带,甚至重整后,又退至山东济南府,离老朱都不远了。

不过可能是老朱下旨训斥起了作用,之后袁宗第李来亨等人重整部队,再次进军,与李定国、白文选部驻扎在了河间府、冀州府一带。

双方陷入对峙。

甚至李定国还主动派出骑兵部队,骚扰清军的后方运输部队,也算是颇有成效。

清军虽然也在发挥老传统,试图绕道后方突袭漕运。

可架不住老朱在渡黄河。

明清时期,黄河入海口并不在山东,更不在河北,而是在江苏。

公元1194年,黄河决堤,河水流经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