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二十八章 歪打正着 (第1/6页)

加入书签

韩城,县衙后堂。

夜风扰动书房烛火摇曳,暖色烛光打在左懋第的脸上。

桌案上摆着轻飘飘一张纸,还有一根装在木匣中的小拇指。

信的抬头是知韩城县事,左兄敬启;落款是大元帅府,弟承宗敬上。

字迹是馆阁体,但不够圆融拘谨,难压锋锐。

左懋第的眼睛盯着书信,瞳孔却早已失焦,思绪飞到了九霄云外。

他想起自己在山东的少年时光,鲜衣怒马双亲俱在,尚不知人世疾苦。

因为父亲左之龙先做延安府同知,后为滦州知州,给他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条件,在莱阳西郊还有一座西墅草堂,专门读书用。

而他的母亲陈夫人是宁海卫指挥佥事陈治安的长女,所以他的少年时代,往返于城镇与卫所之间,读书习武。

跟他的兄弟朋友加入复社分支的山左大社,交游聚会,切磋学问,评说时局,文名远扬。

而另一方面,他又自小被卫所的将军们看着长大,弓刀铳炮不过是他小时候的玩具而已。

人们说他还是秀才的时候,就负有海内盛名,不可一世。

直到他二十三岁,乡试年,父亲突然离世,他没有参加乡试,将父亲葬在家乡,在坟墓旁结草庐而居,守孝三年,错过第二次乡试。

随后对母亲更加孝顺关心,每晚陪母亲说话,母亲睡了他才去睡,每早陪母亲吃饭,母亲吃完饭他才出门读书。

当时人们都说左懋第在父亲死后一蹶不振,成了天下第一大懒蛋,日上三竿才起床出门。

一个青年男子最飞扬激荡的六年,他三年在坟地陪父亲,三年在家陪母亲,只在二十八岁那年跟白莲教徒打过一仗。

别的秀才都是用弓箭,只有他,用炮。

一炮炸膛命中自己,一炮打放命中敌首。

直到二十九岁,他才参加乡试取得亚元,三十岁考取进士,得授韩城知县。

在韩城这三年,是上天给他最严峻的考验,也是他人生最有意义的三年。

崇祯五年,他刚一到任,流贼已经在这片土地肆虐三年,王二、王左挂那样的巨寇轮番前来,更有数不清的小贼滋扰县境。

而流贼只是左懋第作为知县遇到的小问题。

真正的大问题是不下雨雪。

崇祯五年,冬季无雪,春田迟,没麦子;夏季雨少,秋霜早,杀谷子。

六年,冬季又无雪,麦子不入地;七年,春季又不下雨,良田成为焦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